企业建设
党的建设
人才辈出
珍贵的记忆
党纪学习教育

人才辈出

      人才是地研院创新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是地研院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地研院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地研院历届领导都对人才问题高度重视,围绕地研院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人才、多种渠道引进、多种方式培养人才、特定政策保护人才。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效果,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涌现出一批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是地研院历经九次搬迁十一次易名的七十年风雨历程中仍能得以顽强地生存发展下来的根本保障。地研院的人才培养,不仅为地研院科研勘查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向国家计委、科技部、中科院和有色总公司等上级有关部委以及中铝集团、五矿集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西部矿业集团和紫金矿业集团等国内大型矿业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矿业发展贡献了我们的力量。

      地研院作为冶金-有色金属行业矿产勘查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单位,人才培养围绕目标、服务大局,注重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注重市场需求和服务行业,注重创新与实践复合发展,人才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人才培养

       (一)我院(所)创建时正处于建国初期,人才奇缺。经济建设对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对我院的发展在人才上给予优先保障,集中了金耀华、王述平、康永孚等老一辈地质学家组成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核心技术团队,同时,一批又一批从苏联等留学归来及国内大中专毕业的学生陆续分配来所。为使新进入单位学生的快速成长,满足科研生产的急需,开展地质技术人员“传帮带”,以老带新,在老专家的指导和培养下,通过实际科研工作的锻炼,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出近百名既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文武双全”的科技人才。

       物探方面,在王敬尧、熊光楚、贺永康等专家的带领下,开展物探磁法、电法及其仪器研制,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三、四十名地球物理勘查科技人才。

       化探方面,在欧阳宗圻专家带领下,率先在冶金地质系统开展了原生晕、次生晕化探试验研究,培养了冶金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十余名地球化学勘查和科技人才,为我国有色金属的找矿勘查、找矿突破和资源安全提供了人才保障。

 分析化学方面,在段兆庆专家的带领下,攻克74个元素分析方法,为矿床、岩矿、选矿提供了大量分析数据,培养出一批化验分析人才。

        勘探技术方面,在杨春发、张志远等专家的带领下研制钻机及钻进技术,培养了二十多名钻探科技人才。

 正是这批五、六十年代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成为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我院(所)在矿床地质、物化探、同位素地质、数学地质、矿产经济、地质信息等专业领域里的业务骨干和专家。

      (二)1979年迁回北京重建时,一方面人才短缺问题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档的危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院(所)领导非常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各种措施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创造各种条件吸引人才,通过与高校签订协议联合培养人才,在科研生产中大胆提拔人才使用人才,特别是在1990年代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1112”人才培养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培养出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从而使我院各项科研、生产和管理任务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也使我院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不但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国内同行中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主要做法有培养和引进人才,解决人才断层和人才不足问题;使用和管理人才,抓住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大胆启用年轻人才,使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建立人才成长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1999年,我院作为242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中央级科研院所之一,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地勘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不景气,叠加2000年有色金属行业属地化改革,对我所骨干人才的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创造条件保留一支精干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团队,主要从事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来源的研发任务,返聘了一批已离退休的高级专家,带领年轻技术人员开展物探电磁技术的研发,为矿产勘查开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同时引进富有矿产勘查生产实践经验的勘查和生产管理型人才,从各类重点院校吸收一批地物化遥测钻、外语、金融、管理和法律等专业的本硕博毕业生充实地研院的人才队伍,保障地调院及所属公司国内外风险勘查开发投资的需要。

       二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与中科院贵阳地化所、昆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地研院联合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年轻员工在职读研和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地研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0年8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2011年起对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工作站以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为宗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地质成矿和地质勘查人才为目标。截止2023年底,北京院工作站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7名,专业涵盖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和生态地质等多学科领域,形成一支年轻富有朝气、专业优势明显的科研队伍。为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创造科研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出了创建一流的国际化勘查型矿业公司的发展目标,追求卓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建平台、富脑袋、富口袋的发展理念,大大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相关领域培养出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是为培养科研技术人员的综合总结和交流表达能力,提高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创建了各种成果交流平台和提供各类交流机会。如每年开展各类成果的交流汇报会和成果资料质量的检查评比,鼓励大家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等,对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成果的主要贡献者给予奖励。

       四是为满足院发展和员工职业发展的共同需求,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加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的考试取证,出台激励政策,增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放宽对在职博士、硕士进修的限制,鼓励年轻员工结合自身业务提升学位、能力。

       二、荣誉称号

      我院(所)成立近70年来,许多同志献身祖国地质事业,为我国冶金地质和有色地质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各种荣誉称号,这既是他们本人的荣誉,也是我院(所)的荣誉。这里仅将恢复建所后我院职工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按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年地质科技奖”等获奖人员分别列出。

     (一)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08年,王京彬荣获第十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二)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1. 2004年,王京彬荣获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2. 2014年,王书来荣获第七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3. 2016年,毛启贵荣获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4. 2019年,张会琼荣获第九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自1991年以来,康永孚、马力、熊光楚、欧阳宗圻 、王敬尧、姜齐节、王书惠、金浚、梅友松、施林道、王之田、滕先弟、汪东波、孙延绵、姜福芝、秦克章、王京彬、付水兴、方维萱、朱谷昌、祝新友等共21位同志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四)“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8年,王京彬获得由国家人事部等部门授予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五)青年地质科技奖

       1. 金锤奖获得者:分别是汪东波、秦克章和王书来、张会琼

       2. 银锤奖获得者:分别是王京彬、汪东波、邓吉牛、秦克章、刘国平、王玉往、张守林、和志军和毛启贵 

     (六)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

       金罗盘获得者:方同辉、卫晓锋、刘孜

     (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人物

       获得者:王京彬

     (八)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 

       获得者:王书来

     (九)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杰出工程师奖

       获得者:王书来

     (十)矿山地质科技优秀工作者

       获得者:王静纯、王玉往

     (十一)优秀女地质科技工作者

       获得者:龙灵利

     (十二)河北省测绘青年科技带头人

       获得者:周亦

     (十三)国资委直属机关青年五四奖章

       获得者:毛启贵

     (十四)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获得者:毛启贵

     (十五)地质找矿后备青年科技人才

       入选者:王新雨、张志超、刘孜

       还有很多同志获得其他荣誉称号,未一一列举。让我们在即将庆祝我院七十华诞之际,向我院近七十年来在我国各项事业、尤其是为我国地质事业作出卓越贡献从而获得各种荣誉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让我们发扬光荣传统,争取更大荣誉!